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znxiaoshuo.com

第34章(1 / 2)

小道姑没见过他战场上的英姿,只怕会被高顺迷倒。

高顺、张辽等人知道,都觉得很没必要。

区区一个郿坞,董卓还死了,何需大将军出马?

但吕布吃了秤砣铁了心,非去不可,留高顺、张辽坐镇京中。

大家让张祯劝劝,张祯心虚,苦着脸说,“劝过了,劝不动。”

事实上她有种感觉,吕布会想亲自攻打郿坞,似乎与她有关。

所以她敢说什么?

况且京中暂时没有别的危机,早去早回也就是了。

——

大军开拔之日,满朝文武相送。

吕布如书中描述的那般,身着兽面吞头连环铠,外披红锦百花袍,头戴紫金冠,腰系狮蛮带,坐下赤兔马。

方天画戟没在他手里,另有亲随扛着。

张祯远远看去,只觉这厮雄姿英发,战意凛然。

大将军,似乎就该是这样的形象。

“师傅,喝水么?”

半夏抱着水袋,坐在她对面。

张祯:“我还不渴,你自己喝。”

吕布给她安排了一辆马车,跟随中军大纛。

还有一队军士随身护卫。

她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特别的优待,因为这是谋士的标配。

谋士大多手无缚鸡之力,没人保护怎么能行?

这一趟她能出来,费尽九牛二虎之力。

张淙、蔡琛勉强接受女儿修道,再勉强一点,接受她每日去吕布面前点卯,可随军征伐?

这真的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。

张家其他人也都坚决反对。

军中都是男子,诸事不便,且战场上刀剑无眼,危险万分,怎放心让她跟去?

张祯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,再加上天命之说,还是未能说服大家。

老夫人姜氏还扬言,要把她绑在后院,再也不许出门。

恰好蔡邕带着女儿蔡文姬上门致谢,听了事情缘由,叹道,“神悦并非寻常女子,奈何以寻常女子待之?”

蔡文姬也道,“神悦承天命,顺其心意,勿阻其行。”

有他们父女这番话,张祯才能顺利出府。

“昭姬姨母真是人美心善,温柔可亲,风采卓然!”

想起蔡文姬的风姿,张祯忍不住赞叹。

世间一切美好的形容词,都可以用在蔡文姬身上。

这样一个美人、妙人,却遭遇种种不幸,令后世无数人心生同情。

好在这一世她来了,绝不会让蔡文姬再被南匈奴掳走。

保护蔡文姬,责无旁贷!

半夏也道,“卫夫人是很好。”

张祯:“等这次回来,我要跟着她学字。”

蔡邕的飞白体苍劲浑朴,闻名于世,蔡文姬传承其学,又多了一丝端凝,更为张祯所爱。

她前世曾在名师教导下练过书法,但因身体太差,练字时断时续,没能练出什么名堂。

况且那时的名师,多是名气大过实力,哪及得上蔡文姬?

半夏:“卫夫人还擅长音律。”

张祯:“先学字,音律有空再说。”

谁不知蔡文姬擅长音律?

《胡笳十八拍》就是其代表作,艺术价值极高。

但她学字是刚需,以后肯定有必须写字的场合,不能露怯。

并非她沽名钓誉,而是华夏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理念,她若写一手狗爬,必然会降低别人对她的信任度。

就连吕布,也写得一手好字呢。

对了,这一世蔡文姬若不被南匈奴掳走,就不太可能写出《胡笳十八拍》,但和她的安危比起来,这不叫损失。

张祯相信她可以写出其它更好的。

师徒俩一路聊着天,然而颠簸的感觉还是未能转移。

等大军停止前进安营扎寨时,张祯觉得骨头都散了。

其实马车里已经铺了好几层软垫,可还是颠,颠得她想吐。

真没想到,第一次晕车,竟然是在东汉末年。

哪里有橡胶来着?好像是南美洲。

任重道远啊。

还是学骑马比较快。

可恶,这波被他装到了

军士帮张祯扎的小帐篷,紧挨着吕布的中军大帐。

这小帐篷是吕布特意拨给她的,质量很好,用皮革、毛毡制作而成,四角攒尖式顶,连接四角和顶端的帐构牢固耐用,极具工艺感。

张祯和半夏一起动手摆放铺盖行李,没一会儿,帐篷里便整整齐齐。

两人都是第一次在野外住宿,心里很有些激动。

“师傅,地上会不会有蛇?”

半夏忽然问道。

张祯:“不是带了雄黄粉么?撒上一些。”

她的行李几乎是家人共同收拾的,每个人都提了建议,什么都考虑到了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